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52节  (第2/2页)
居饮食以及搬家事情都是白亦容一手包了,省了他许多力气。    地主豪强们的反抗来得汹涌而猛烈,好在永和皇帝登基后,禁止地方养私兵,所以这把火才没有燃烧到殷都。不然,这些地主妥妥的是会造反的。    在这时候,皇上又提出了要设劝农司。    左相联合众多官员,举荐了户部侍郎杨思义作为劝农司的长官司农卿。皇上原本属意白亦容的,见此情景,也不得不重视百官们的意见。    一位言官出列道:“白亦容虽实干,然而为官不久,对全国事务不如杨思义了若指掌。臣以为,杨思义是最适合任司农卿的。”    见永和皇帝还在犹豫,左相出列道:“臣有一法子。”    永和皇帝这才说:“爱卿请讲。”    左相说:“不如举行一场赛事。”    永和皇帝来了兴致:“你说。”    左相侃侃而谈:“给这两人每人一座山头,谁开垦的荒地最多最好,谁就赢得这场赛事,皇上意下如何?”    永和皇帝为难了:“这得找两座几乎一样的山才行,不然厚此薄彼,也不太好吧!”    左相说:“可以圈定几座山,然后抽签决定谁先选。谁先选谁有优势,这也是老天的意思,怨不得别人。”    永和皇帝问:“那这个又多又好,要如何确定?”    左相沉吟一下,说:“可以看谁负责的山地纳的税最多,谁就是司农卿。”    永和皇帝点头,拍板说:“好,就这么决定了,众爱卿可有意见?”    所有人纷纷摇头。    当日,这个消息就传到了白亦容的耳朵里,他很是无奈。这种比赛太坑爹了,想动手脚也很容易,亏得他们想得出来。不过,永和皇帝显然对白亦容充满了自信。而且,白亦容察觉得出来,这些人都在等着看好戏。    既然都是种田的,那就看谁的能力更胜一筹。白亦容虽然很有把握,然而还是在心里将那提出这个意见的左相骂了个狗血淋头。    这就是在找事啊!    那么多人支持杨思义,白亦容也知道自己不占优势,要是田地被小人折腾坏了,找谁算账?    虽然白亦容不太情愿,但是这事情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,容不得他反对。不知道左相此举意在哪里,但是白亦容还是很担心会有人做手脚。    永和皇帝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,便承诺了会派官兵驻山,还有开垦山林的流民也会在田地附近建房子,看守田地。    当天,白亦容和杨思义抽了签,结果是杨思义先选。    只见,他朝白亦容微微扬起一抹笑,然后不客气地选定了最大的那座山。    白亦容选来选去,最后选定一座包括大河在内的小山。    比赛时间截止到明年九月份秋收时分。    税收中,旱地作物比水田作物要交的税少,所以种水稻才是最有利的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