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72节  (第3/3页)
   回到堂屋,县令起身相迎,两人相让坐下,杜蘅坐下董晓悦手边,那老管事战战兢兢地垂首立在他们面前。    董晓悦不急着问案情,先问他姓甚名谁,今年几岁了,家中都有些什么人,孩子多大了之类无关的问题。    那郑总管一一作答,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,声音也不打颤了。    就在这时,董晓悦冷不丁把手里的茶杯往地上一摔,茶杯哐啷一声脆响碎成了几瓣。    董晓悦同时大声喝问道:“李二给了你多少钱?说!”    那总管差点没吓出心肌梗塞,两股一阵颤栗,跪倒在地上,语无伦次:“府……府君……奴婢……”    董晓悦前面问些无关问题就是让他从应激状态中放松下来,等他放松了警惕再打他个措手不及。问案情他自然早有心理准备,所以她另辟蹊径,从收受赂银突破。    这郑老头是李家总管,李二郎上下打点多半不会少了他,而且每天晚上各处的大门小门都要由他亲自检查一遍,若是要放外人进来,也得打通他的关系。    董晓悦虽然是诈他,却也很有几成把握。    “你说是不说?”董晓悦又重重拍了下桌案,杜蘅他爹长得人高马大,吼起来中气十足。    那干瘦老头吓得直哆嗦:“府君饶命……二郎他……”    “给了你多少钱?”    “一……一百两银子……”    董晓悦对这个世界的物价有一定认识,一百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,只是拉关系的话用不了那么多,这中间肯定有猫腻。    “李二郎给你这么多银子,求了你什么事?”    “没……没……”    “还抵赖!”董晓悦把眼睛一瞪,“他是不是叫你开门放歹人进来?”    “老奴冤枉啊府君……”老头哭丧着脸道,“老奴什么也不知道,二郎只叫老奴留着那扇角门别锁,老奴不知道他要做甚……”    “你这还还冤枉?”董晓悦简直佩服他的脸皮,“行了别嚎了,还有话问你,最近有什么人上过门?”    老头回忆道:“一个半月以前郎君寿辰,许多亲朋来祝寿……”    “哦,都请了些谁?可有名单?你去取来。”    有钱人家办酒宴一般都有名单礼单之类的东西,李三春的寿辰果然也有来宾记录,郑老头连忙叫个小厮去取。    不一会儿名单取了来,董晓悦粗粗看了一眼,递给县令:“明府看看,这些人你可认识。”    李三春富甲一方,生辰宴请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,高县令本人也在名单上,出席的人他大多认识,除此以外便是本家和妻家的亲戚,倒是没看出什么可疑来。    当日还请了个戏班子,董晓悦也把名字记下。    “除了生辰那天之外呢?还有别人来过吗?”    “还有就是半月前,郎君请了城北招福寺的和尚来做斋醮……”    董晓悦和杜蘅一听和尚两字,神色都是一动。    她又问了问府上的一些情况,正准备打发郑管事出去,只听杜蘅道:“慢着……”    他突然意识到还有外人在场,忙对县令欠欠身:“明府请恕晚生无礼。”    又放软了语气问董晓悦:“阿耶,我能问他一句话么?”    董晓悦一副老怀甚慰的模样,柔声道:“好孩子,你尽管问吧。”    杜蘅面无表情地转过头,问那郑老头:“你们从前做法事也是请招福寺的和尚么?”    郑老头眼神躲躲闪闪,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实话:“回禀小公子,以前多请寿安寺……”    “那这次请招福寺是谁的主意?”杜蘅接着问道。    “是……是老奴……”    “是你的主意还是有人指使你去向主人建言的?”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