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578章 草原上的异动  (第1/2页)
    这一日,赵桓看完唐恪呈上来的奏疏。    目前沙州(敦煌)军粮高达三十万石,又分别在黑水城和北庭府建了三十个粮仓。    从陕西路和河东路调配的百姓人数高达一百万人,又增加地方厢军预备役八十万。    从长安城到敦煌的铁路也已经开始动手。    另外,吴玠在沙州驻扎的十万精锐铁骑已经全部备上了火枪。    源源不断的粮食从中原、江南和西南,通过四通八达的公路,运往西北。    陕西、河套以及陇右、北庭,这四个地方,从关中到青塘,从青塘再到草原。    横纵有千里,南北亦有千里。    幅员辽阔。    有州府上百,有军营上千,星罗棋布,地方复杂,山脉纵横。    又有蛮夷蛰伏。    就说陇右,南抵吐蕃,又是高原地带,北庭又位于草原之上,北海诸夷,皆各怀异心。    朝廷又大事对西北用兵,与高昌开战在即。    偌大的地域和人口,辖制起来,确实不容易。    赵桓也不由得感慨,好在唐恪去了,能有一个统一调配的人。    如此,岳飞和吴玠也能安心部署西征战略。    这河套、陕西、北庭的各大小官员,还是认唐恪的,毕竟是大多数是一手提拔上来的。    效率自然也高了许多。    对目前的进度,赵桓尚且满意。    五月的长安,牡丹开得正盛。    路边车马如龙,行人如织。    较十年前,长安扩充了好几倍。    俨然有恢复前唐之气象。    自今年二月以来,朝廷对从西北来的胡商加强了管制。    进入潼关,抵达长安之前,所有商人都接受了严格检查。    而在长安的街头,也到处可以看到正在阅读报纸的人们。    大家似乎都很关心西垂的战事。    司马君如刚刚抵达长安皇城司衙署,便得到一个消息:耶律大石在西域击败了大食军队,收编了喀刺汗国所有势力,同时还切断了丝路。    5月的北庭府,莺飞草长。    草原的雪早已融化,一望无际的绿色,和湛蓝的苍穹,延伸到无穷远处。    几年前皇帝北伐草原后,修建起来的北庭府已出具规模。    这里的人口总量已经到了八十万。    从兴庆府到黑水城,再到北庭,这一条线上,朝廷一共修建了五十个驿站。    为了能全面牢固地控制草原,赵桓不惜在这里投入了重金。    不仅如此,前年,在北庭府的北边三百里,又修建了一座军事城寨。    “小公子,你说你们在清河边发现了一队蛮夷骑兵?”    “没错,顾帅,我看得千真万确!”    说话的是一个面如冠玉,气质非凡的少年郎。    “约多少人?”    “约有五千。”    “小公子,此事可是军国大事,你可知乱报军情的后果?”    “顾帅,吾愿以向上人头做担保!”    顾长亭抿了抿嘴,并非他不相信陆游,而是此事连潘威志那边都还没有传来消息。    “我会让探子出去再做探查。”    “顾帅,草原蛮夷已经沉寂六年,此次突然出现,吾担心此事并不简单,何不先让将士们回城寨,再做安排。”    顾长亭沉思了片刻道:“好,既然是小公子担保,本帅就相信小公子。”    很快,顾长亭的传令兵们就从城寨散出去了。    到了傍晚,有三支队伍从外面回来。    这些队伍白天是出去打猎的,同时去巡查草原牧民的状况。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